新闻资讯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| 新闻资讯 | 新闻资讯
立秋 | 盛夏暑气远,酒中秋色浓

立秋

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

物候小谈

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:一候凉风至;二候白露生;三候寒蝉鸣。


凉风至: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,此时的风比较凉爽。

白露降: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。

寒蝉鸣: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开始鸣叫。



中国地域辽阔,虽然在节气上已经进入立秋,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。


尤其是中国南方在此节气内正处于夏暑之时,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,气温更酷热,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“长夏”。毕竟,立秋之后的温度还是“伏天”的感觉,不过,大自然还是会有变化,中午热、早晚凉,可以随身带一件轻薄的外套来应对天气的变化哦。

养生之说

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,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,食欲开始增加。因此,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,以补充夏季的消耗,并为越冬做准备。



说到立秋的饮食,想必大家都知道民间“贴秋膘”的习俗,吃一些炖肉、烤肉、红烧肉等,补一下由于夏天苦夏造成的营养不足。画外音:吃货们,准备出动吧!

民间有句俗语:立秋到,贴秋膘,冬去春来身体好。说的是天凉以后,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,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、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,提高免疫力。



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,以在冬季到来时,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,所以,秋季进补应选用“防燥不腻”的平补之品。

萝卜 —— 养阴清燥

芹菜 —— 促进睡眠

菜花 —— 抵御感冒

在这个季节,记住一定要少食或不食辣椒、葱、姜、蒜、胡椒等燥热之品,少吃油炸、肥腻食物,以防加重秋燥症状。

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,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,也是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、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。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,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。因此秋季养生,要以养收为原则哦。



● 心情舒畅 | 保持内心宁静,神志安宁,切忌悲忧伤感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

● 早卧早起 | 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,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,且防收敛之太过

● 衣着合适 | 俗话说春捂秋冻,刚刚立秋的天气,偶尔会凉爽一些,但不用穿很多,否则会影响身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

● 早晚运动 | 秋天非常适合锻炼,最好选择一早、一晚进行锻炼,注意哦不要再高温和暴晒的天气下进行运动


用二十四节气陪你喝酒


多想身处空旷的群山,沐浴一场蒙蒙的秋雨,从日出等待夕阳,再等待皎洁月光,带着一点醉意,一杯知秋。


/ 用二十四节气陪你喝酒 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