盈盈一杯白酒清亮透明醇香四溢美酒入喉或清冽或绵甜或醇厚……
明明是同一杯白酒,却因为地理条件、文化传承、酿造工艺、原料选择等的不同,在各个地方都酿出了
不同的风格,色、香、味具是不同,这就催生了白酒香型的诞生……
白酒香型诞生
众所周知,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,白酒还没有香型一说。香型之所以产生,是因为白酒特色、风
格太过丰富,在1979年第三届全国白酒评酒会上,首次提出用香型来区分各个地方特色白酒的差异,
将香气、口感各有特色的酒就其差异性划分,这才产生了白酒香型之说。
白酒香型之分
自从白酒开始以香型划分,最开始是按照酱香型、清香型、浓香型、米香型和其他香型划分的,随后
又从其他香型里独立出了兼香型、凤香型、豉香型、特香型、芝麻香型、云南小曲清香型、董香型(
药香型)以及老白干香型。
而各种香型又分别有其代表性的产品,详细看上图,这里就不赘述了,今天,我想和大家说说酱香型
白酒

酱香型白酒的口感 回味悠长
一、酸
酸味是有机酸、无机酸和酸性盐产生的氢离子引起的味感。
酒中酸味物质均为有机酸,主要包括乙酸、乳酸、丁酸、己酸及其它高级脂肪酸等,这些酸味物质
与其它香味物质共同组成白酒的芳香。酸能消除白酒的苦味,是白酒最重要的味感剂,酒中的酸味
能给人以爽快、刺激的感觉,酒中酸味适中可使酒体丰满、浓厚,增加酒的味道,减少和消除杂味、
燥辣感,增加白酒的醇和度,同时可使酒出现甜味或回甜感。
二、甜
酒中的甜味,主要来源于醇类。特别是多元醇,因甜味来自醇基,当物质的羟基增加,其醇的甜味
也增加,多元醇都有甜味基团和助甜基团,比一个醇基的醇要甜得多。酒中甜味的主要包括己六醇、
丙三醇、2,3-二醇、丁四醇、戊五醇、氨基酸等醇类物质;葡萄糖、麦芽糖、乳糖等糖类物质;D
-氨基酸、D-色氨酸等多种氨基酸。白酒中存在适量的甜味可以给酒带来丰富的醇厚感,是白酒口味
绵软;若太大就体现不了白酒应有的风格;太少则酒无回甜感尾淡。

三、苦
酒中的苦味,常常是过量的高级醇、琥珀酸和少量的单宁,较多的糠醛和酚类化合物而引起的。主要
包括酪醇、色醇、正丙醇、正丁醇、异丁醇、异戊醇、β—苯乙醇、糠醛及某些酯类物质和金属盐离
子。苦味物质常的阈值比较低,且持续性强,不易消失,所以常常使人饮之不快。
四、辣
酒中的辣味也是由于灼痛刺激痛觉神经纤维所致。适当的辛辣味具有增进食欲、促进人体消化液的分
泌的功能。但酒中的辣味太大将影响白酒应有的风格,存在微量的辣味也是不可缺少的。酒中的辣味
物质主要包括糠醛、乙醛、乙缩醛等醛类物质;杂醇油、硫醇以及阿魏酸。

五、咸
酒中如有呈味的盐类(NaCl),能促进味觉的灵敏,使人觉得酒味浓厚,并产生谷氨酸的酯味感觉。
若过量,就会使酒变得粗糙而呈咸味。酒中存在的咸味物质有卤族元素离子、有机碱金属盐类、食盐
及硫酸、硝酸呈咸味物质,这些物质稍在酒中超量,就会使酒出现咸味,影响白酒的风味。
六、涩
涩味是指当口腔黏膜的蛋白质被凝固时,所引起的收敛感觉,使味觉感觉到涩味,使口腔、舌面和上
腭有不滑润感。涩味也不是食品的基本味觉,而是刺激触觉神经末梢造成的结果。
酒中呈涩味的物质,主要包括丁醛、糠醛等醛类物质,乳酸及其酯类物质,木质素及其分解出的酸类
化合物:阿魏酸、香草酸、丁香酸等物质,异丁醇和异戊醇等高级醇。
茅台酒是酱香型白酒的经典之作,拥有“国酒”的美誉!可以看出酱香型白酒其独有的品质是多么的高贵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