酱香酒由于其独特的“12987”酿造工艺,其酒体内所含的健康因子远远高于任何一种酒类。其中的酯类物质含量高于酸类,排在水和酒精之后,位居微量活性物质之首。

那么,酯类物质对于酒的风格和人体健康有怎样的影响呢?
一、酱香酒中酯的种类
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花果中,大多呈现让人愉悦的芬芳香味。

经研究发现,酱香酒中的酯类物质超过40种,是所有酒类中酯的种类最多的。
酱香酒里的酯类物质,是酒中的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,含量最多的是乙酸乙酯、乳酸乙酯。
酱香酒中的酯类物质大致分为两类:一类是低级酯,如乙酸乙酯、己酸乙酯、丁酸乙酯等;一类是高级酯,如油酸乙酯、亚油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等。
二、酱香酒中的酯类特点
酱香酒中的酯类物质,除乳酸乙酯之外,一般不溶于水,只溶于酒中的乙醇。

乙酸乙酯:是沸点最接近酒精的易挥发香味物质,所以酒中的含量较高。
乳酸乙酯:是酒中唯一既溶于水,又溶于醇的酯类,而且比重大于水,具有较强的酒香气味。
己酸乙酯:在酱香酒中的含量远低于浓香型和清香型白酒。
酱香酒中的酯类物质,在存储过程中呈下降趋势,直至平衡。
二、白酒中酯类对酒的影响
酯类在白酒中主要起呈香作用,决定酒的风格和质量。

在白酒的微量物质中,含量最高、对白酒影响最大的是酯类。优质的白酒,酯类物质含量高,平均在0.2-0.6%。在所有的白酒中,酱香酒的酯类物质含量排在浓香和清香之后。
虽然酱香酒的总酯含量低于浓香和清香白酒,但因为酱香酒里的酯类物质种类更多,成分复杂,且不同酯类呈香强度不同,协调性恰到好处,故酱香酒的香味优雅独特,沁人心脾,回味悠长。
酱香酒的主体香味物质至今仍无法确定,难以通过添加化学合成的香精模仿,主要就在于其复杂的酿造工艺生成的丰富酯类物质,其中丰富的微生物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。

酯类物质是白酒质量的重要检测指标,通过酱香酒中的总酯含量与不同酯类含量的比值,就能够判断酒质的优劣。
四、酱香酒中酯类与人体健康
在白酒的成分研究中,更多的是关于酯类对白酒风味、呈香作用的研究,而酯类对人体健康作用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。
以下是常见酯类对健康的功效:
1、乙酸乙酯可制约乙醛,促肾脏排除酒中对人体不适应的物质;
2、乙酸乙酯具有降肺火、稳定心肺功能的作用;
3、乳酸乙酯可以促进乙醇刺激大脑,产生兴奋和愉悦;
4、亚油酸乙酯具有降胆固醇和血脂功效,防治动脉粥样硬化。
酱香酒中的酯类,是粮食经微生物自然发酵后的产物,与酒中的其它关联物质同时存在,平衡而协调,是生物工程。换句话说,自然生成的酯类,是有生命的物质,蕴藏着生命信息能量,对促进健康大有帮助。
